各高等学校:
为进一步促进学术探索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区域重大战略需求紧密融合,推进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简称为重点研究基地)高质量发展,根据《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试行)》(桂教规范〔2015〕4号)要求,现就做好2022年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科研项目组织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立项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以坚持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为导向,加强各重点研究基地以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的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攻关,引导和鼓励理论创新、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创新,着力推出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的标志性研究成果,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融合,推动新时代广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二、项目设置及经费
2022年重点研究基地科研项目设置重大项目,各高校可将重大项目参照省部级项目进行管理。
(一)重大项目
重大项目由我厅委托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简称为广西文科中心)进行管理。各重点研究基地围绕基地研究领域、建设目标、研究任务和预期成果等,以基地为单位统一申报,鼓励多个重点研究基地联合申报。本年度重大项目招标共确立30项课题。每个重点研究基地作为牵头单位中标项目数量不超过2项,每个重大项目资助经费额度为10—20万元,资助经费由参研的重点研究基地从我厅下达的高校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专项经费中统筹解决。
(二)各重点研究基地依托高校要做好项目经费管理,完善相关经费管理制度。对于获得重大项目立项的重点研究基地,我厅将根据绩效考核情况,适当增加下一年度资助经费额度;对于未获得重大项目立项的重点研究基地,将适当核减下一年度资助经费额度。
三、项目申报条件及要求
(一)重大项目。
1.重大项目面向全区重点研究基地进行申报。每个重点研究基地牵头申报的项目数量不超过2项。
2.重大项目的首席专家必须是全区各重点研究基地的负责人或核心研究人员;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在相关研究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科研经验,社会责任感强,学风优良;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并担负科研组织指导职责;每个投标团队的首席专家只能为一人。
3.重大项目的首席专家只能申请1个项目,且不能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或课题组成员参与本年度的其他重大项目。子课题负责人须具有副高级(含)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同年度最多参与2个项目申请;课题组成员同年度最多参与2个项目申请。重大项目的首席专家可以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适当吸收同方向的其他研究人员或相关的实际工作部门同志参与研究。
4.不得将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的申报材料以不同申请人的名义提出申请。不得将已发表、出版的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的研究成果申请重大项目。
5.鼓励跨学校、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以组建交叉学科项目组的形式进行申请。每个重大项目的课题组成员须至少含有2名在校学生。
四、项目管理
(一)重点研究基地科研项目负责人享有著作权及著作发表权(保密论文除外),其研究成果由项目资助基地、项目负责人依托单位共享。
(二)各重点研究基地科研项目在发表成果时,除列明作者所在单位之外,还需标明项目资助基地名称以及项目编号。未标注署名(或标注不规范)的成果不计入重点研究基地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
(三)重点研究基地科研项目的研究周期为1—2年。从立项时间起算2年内未按期结题的项目,视为自动撤项。项目执行过程中,如有项目负责人需要调整的,应将有关情况报广西文科中心备案。
(四)我厅委托广西文科中心组织开展重大项目的结题工作。
(五)对于获得重大项目立项的重点研究基地,将在年度绩效考评中予以加分;对于未获得重大项目立项的重点研究基地,将在年度绩效考评中予以扣分。
五、项目申报程序
(一)重大项目。
本年度重点研究基地科研项目重大项目采取网上申报方式。广西高校科研管理和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广西高校科研云平台;网址:https://keyanyun.myclub2.com)为本次项目申报平台,系统开放时间为2022年8月1日—8月25日。请各相关高校和重点研究基地及时登录,网络申报办法和流程以该系统为准。
经我厅组织专家评审公布名单后,请各高校根据立项名单,登录广西高校科研云平台打印《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申报书》,加盖公章后,依次扫描上传系统。
未尽事宜,请与广西文科中心联系,联系人及电话:项婷婷,15907889972;钟学思,15807731653。申报系统提交材料相关技术问题请咨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传播与网络教育研究所,联系人及电话:刘敏敏,18078450545;李志杰,15507734566。我厅科研处联系人及电话:黄漫熙,0771—5815517。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区域实践研究中心联系人及电话:陈妹仔,1877838724。
附件:1.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9—2023年)名单
2.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申报书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2022年7月29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1
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2019—2023年)名单
序号 | 依托高校 | 基地名称 | 类别 |
1 | 广西大学 | 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 特色新型重点智库 |
2 | 广西师范大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区域实践研究中心 | a |
3 | 广西师范大学 | 桂学研究院 | a |
4 | 广西财经学院 | 陆海经济一体化协同创新中心 | a |
5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政府数字传播与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 | a |
6 | 广西财经学院 | 海上丝绸之路与广西区域发展研究院 | 特色新型重点智库 |
7 | 广西民族大学 | 民族法与区域治理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 a |
8 | 广西师范大学 | 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 | a |
9 | 广西师范大学 | 广西地方法治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 | a |
10 | 广西师范大学 | 广西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 a |
11 | 广西大学 | 区域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 | a |
12 | 广西大学 | 广西发展战略研究院 | a |
13 | 广西艺术学院 | 漓江画派民族艺术创作与研究中心 | b |
14 | 广西民族大学 | 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 | b |
15 | 广西民族大学 | 中国南方与东南亚民族研究中心 | b |
16 | 广西财经学院 | 广西教育绩效评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 b |
17 | 广西师范大学 | 越南研究院 | b |
18 | 北部湾大学 | 北部湾海洋发展研究中心 | b |
19 | 贺州学院 | 南岭走廊族群文化研究基地 | b |
20 | 广西财经学院 | 广西金融与经济研究院 | b |
21 | 梧州学院 | 西江流域民间文献研究中心 | b |
22 | 广西民族大学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 | b |
23 | 广西医科大学 | 健康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 b |
24 | 广西大学 | 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 b |
25 | 桂林理工大学 | 广西旅游产业研究院 | b |
26 | 南宁师范大学 | 广西教育现代化与质量监测研究中心 | b |
27 | 广西艺术学院 | 中国—东盟音乐文化交流与研究中心 | b |
28 | 广西科技大学 | 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 | b |
29 | 玉林师范学院 |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 | b |
30 | 百色学院 | 滇黔桂边革命老区人文精神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 | b |
附件2
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申报书
课题名称 | |
首席专家 | |
所在学校 | |
所在基地名称 | |
申请日期 |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编制
2022年7月
填 表 说 明
1.“基本信息表”部分栏目填写说明:
课题名称:必须与招标课题名称严格一致;主题词:按研究内容设立,一般不超过3个,词与词之间空一格;涉及学科:一般不超过3个;首席专家:限填1人,每个子课题只能设1名负责人;通讯地址及九游会j9娱乐平台的联系方式:请准确填写有效九游会j9娱乐平台的联系方式,尤其是手机和电子邮件;预期成果:指最终成果形式,可选报1-2项。字数:以中文千字为单位。
2.《申报书》填写要简洁、规范、准确、清晰,适当控制篇幅和字数。本表各栏除特别规定外,均可以自行加行、加页,请注意保持页面连续性和完整性。《申报书》填写完毕后,请在《目录》中标注实际页码。
3.本表所列经费单位,一律为万元。
目 录
一、基本信息表()
二、研究基础()
表1.首席专家学术简历()
表2.课题组(含校内外)其他成员情况()
三、课题论证()
表3.研究状况和选题价值()
表4.总体框架和预期目标()
表5.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表6.重点难点和主要创新之处()
表7.子课题结构和主要内容()
表8.参考文献和研究资料()
四、研究计划()
表9.研究进度和任务分工()
五、经费预算()
六、课题负责人承诺()
七、审核意见()
一、基本信息表
课题名称 | ||||||||||||
主 题 词 | ||||||||||||
学科分类 | 相关学科 | |||||||||||
研究类型 |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综合研究 | |||||||||||
首席专家 | 姓名 | 性别 | 民族 | 出生日期 | ||||||||
行政职务 | 专业职务 | 最后学位 | ||||||||||
研究专长 | ||||||||||||
联系电话 | 手机号码 | |||||||||||
电子邮箱 | 身份证号 | |||||||||||
通讯地址 | 邮编 | |||||||||||
子课题负责人 | 姓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职称/职务 | 研究专长 | 学位 | 工作单位 | |||||
预期最终成果 | a.专著 b.译著 c.论文 d.研究报告 e.工具书 f.电脑软件 g.其他 | 字数 (千字) | ||||||||||
申报经费 | 万元 | 计划完成时间 | 年 月 日 |
注:1.重大项目的首席专家可以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适当吸收同方向的其他研究人员或相关的实际工作部门同志参与研究。
2.每项重大项目至少有一位子课题负责人是申报基地成员以外人员。
二、研究基础
表1.首席专家学术简历 | ||||||||||||
提示:1.本人国内外学习经历、工作简历、学术兼职、所获奖励等基本情况;2.本人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专长。 | ||||||||||||
近五年以来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与申请课题相关的重点项目情况(限5项) | ||||||||||||
序号 | 课题名称 | 项目来源 (立项号) | 批准 经费 | 批准 时间 | 是否结项 | |||||||
1 | ||||||||||||
2 | ||||||||||||
3 | ||||||||||||
4 | ||||||||||||
5 | ||||||||||||
近五年以来作为第一署名人发表的与申请课题相关的代表性研究成果(限10项)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出版、发表、提交(鉴定)单位 和时间 |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表2.课题组(含校内外)其他成员情况 | ||||||||||||
序号 | 姓 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职称 | 学位 | 研究专长 | 所在单位 |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近五年来与申请课题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 | ||||||||||||
注:1.本表填写首席专家和子课题负责人以外的所有课题组成员情况。
2.“与申请课题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不要求提供成果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首页并九游会j9娱乐平台的版权页复印件,但须注明出版社、出版时间或刊物名称、刊期。
3.国外课题组成员的姓名、单位请同时填写中文和外文,“与申请课题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可只填写外文。
三、课题论证
表3.研究状况和选题价值 |
填写参考提示:1.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或综述。2.对已有相关代表性成果及观点做出科学、客观、切实的分析评价,说明可进一步探讨、发展或突破的空间,具体阐明本选题相对于已有研究的独到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本项重点填写)。 |
表4.总体框架和预期目标 |
填写参考提示:1.本课题内含的总体问题、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总体研究框架和子课题构成,子课题与总课题之间、子课题相互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2.本课题研究在学术思想理论、学科建设发展、资料文献发现利用或实践运用、服务决策等方面的预期目标。 |
表5.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填写参考提示:1.本课题的总体思路、研究视角和研究路径,具体阐明研究思路的学理依据、科学性和可行性。2.针对本课题研究问题拟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技术路线,说明其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本项重点填写)。 |
表6.重点难点和主要创新之处 | |||
填写参考提示:1.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和重点难点问题,分别阐述提炼这些问题的理由和依据。2.本课题研究在问题选择、学术观点、研究方法、分析工具、文献资料、话语体系等方面的突破、创新或推进之处(本项重点填写)。 | |||
表7.子课题结构和主要内容 | |||
子课题名称(之一): | |||
负责人姓名 | 承担单位 | ||
填写参考提示:1.本子课题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重点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研究计划和任务分工,研究目标和预期成果;2.子课题负责人学术简介、相关代表性成果(限5项)及其主要观点和同行评价等;3.子课题组成员的基本构成及相关代表性成果(限5项)简介。 |
注:除规模较大项目外,子课题一般不超过5个。请自行复制本表之二、之三、…
表8.参考文献和研究资料 |
填写参考提示:1.引用文献规范列出本课题研究所涉及的主要中外参考文献。2.本文献资料的总体分析和代表性文献资料的概要介绍,简要说明重要文献资料的选择依据、获取途径和利用方式。 |
四、研究计划
表9.研究进度和任务分工 |
填写参考提示:1.本课题研究的实地调研(或实验)方案、资料文献搜集整理方案、总体进度安排和年度进展计划。2.首席专家和核心成员的具体任务分工和每年投入时间(月)。3.主要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的名称、形式、字数,成果出版或发表、宣传推介的方式和计划。 |
五、经费预算
类 别 | 金 额 (万元) | 经费预算的依据及用途的简要说明 |
申请经费总额 | ||
直接经费合计 | ||
图书资料费 | ||
数据采集费 | ||
会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 | ||
设备费 | ||
专家咨询费 | ||
劳务费 | ||
印刷费/宣传费用 | ||
其他 | ||
间接经费 | ||
其中外拨经费 |
申请经费年度预算 (不含其它来源经费) | 年份 | 2022年 | 2023年 |
金额 (万元) |
注:研究经费使用范围参照《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说明填写。
六、课题负责人承诺
1.本人承诺本研究项目不涉及国家秘密问题。 2.本人承诺在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实施(包括项目申请、评估评审、检查、项目执行、资源汇交、结题等过程)中,遵守科学道德和诚信要求,严格执行国家、自治区有关管理规定和本《申请书》中的约定,不发生下列科研不端行为: (1)在职称、简历以及研究基础等方面提供虚假信息; (2)抄袭、剽窃他人科研成果; (3)捏造或篡改科研数据; (4)在涉及人体研究中,违反知情同意、保护隐私等规定; (5)违反医学伦理和实验动物管理规范; (6)其他科研不端行为。 3.如本人被举报在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实施中存在科研不端行为,将积极配合相关调查机构组织开展的调查。 项目首席专家签字: 年 月 日 |
七、审批意见
学校推荐意见及承诺 |
我单位了解项目管理相关规定并完全意识到本审核意见的法律后果由我单位承担。本表所填写的内容属实。我单位同意推荐本项目申报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并作如下承诺: 1.我单位保证在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申请、评估评审、检查、项目执行、资源汇交、结题等过程中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我单位将严格履行有关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机构的职责,按照本申报书申请的项目金额予以资助,并完善项目经费管理办法,为项目实施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监督。 3.我单位已按照《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的规定建立了规范科研行为、调查处理科研不端行为的相关制度。 4.我单位保证严肃调查处理或配合相关调查机构调查处理在实施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过程中发现的科研不端行为,并及时向自治区教育厅报告相关调查处理结果。 单位签章 年月日 |